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 杨慎研究中心
研究中国孔庙发展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古籍所 编辑:古籍所发布时间:2005年04月16日

《中国孔庙》经过范小平先生长达十年资料积累和整理,在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终于问世了,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庙是祭祀孔子的纪念性建筑。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3岁。他的弟子将其安葬在鲁城北泗上。鲁哀公在忧伤之余,第二年(公元前478年)在陬邑(曲阜东南)将孔子“故堂所居”,用来陈列孔子生前所用的“衣冠琴车书”,“立庙旧宅,置卒守,岁时奉祀”。当时的“庙屋三间”,这个纪念性的祭祀场所就是中国最早的孔子庙。

据《史记》记载,2000年前的汉高祖刘邦在就位12年时,亲自到曲阜祭祀孔子,开创了帝王祭孔的先河,从此以后,孔子所倡导的儒家文化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逐步占据着主导地位。孔庙作为传播儒家文化的载体,将儒家思想通过祭祀孔子的活动传向千家万户。通过纪念孔子活动,儒家学说中的治国安邦、伦理道德、修身养性等学术思想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儒学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并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主流。随着学校教育的兴起,以“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的科举取士,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因孔庙而设立学校或因学校而设立孔庙的“庙学制度”成为了中国孔庙发展的基本制度。唐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天下学皆各立周、孔庙,赠孔子为司寇,谥‘文宣’,旋准房玄龄议停周公祀,专祀孔子,尊为先圣,以颜回为先师,配享孔庙。”唐贞观四年(630年)又诏“州县皆特立孔子庙,四时致祭,以左丘明等廿二人从祀。”诸儒名流从此也被纳入孔庙,同孔子一道共同被祭。中国孔庙所包含的内容由此不断扩大,上到统治者的治国思想、下到乡贤名宦的功德,孔庙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纪念性建筑的本身含义。其影响,已经遍布全国并发展到东亚、东南亚地区。其礼制,结构严谨、模式稳定、式样规范。据记载,到清末,全国已经有孔庙1560座,以山东曲阜孔庙为代表,孔庙成为中国的最杰出的古建筑之一。1994年12月,山东曲阜孔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另一方面,古代孔庙和古代地方学校教育同步发展,为中国地方学校教育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条件,庙学制度融人了古代国家教育体系,为现代国家学校教育的基础。

2500年前的孔子和古印度佛祖释迦牟尼是同一时代人,大约相差8年。儒家的“仁道”和佛家的“善道”都有济世利民的内容,对亚洲各国的影响很大。儒学在公元前l世纪传播到朝鲜半岛,朝鲜半岛最初设太学的时间是高句丽小兽林王二年(372年),据推测那时举行了释奠。3世纪后,儒学又陆续传人日本等东亚和东南亚国家。我近十年来,曾九次应邀访问日本,两次访问韩国,耳闻目睹了中国孔庙在东亚的影响和发展传播,儒家学说的在东亚的影响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日本政府在8世纪就颁布了《大宝律令》,其中规定,《论语》《孝经》等儒家经典为日本学生必读书籍。日本江户时代,各地陆续建立了很多孔子庙,至今还保留了30多座仿中国基本式样的孔店。儒学传入朝鲜半岛后,由太学、国学传授儒家经典,并实行了以儒学为基础的科举考试制度。按照中国的庙学模式,朝鲜半岛普遍兴建了孔庙。历史上,朝鲜曾有362座孔庙,目前韩国还保留有孔庙232座。2001年10月,韩国安东市举行了世界儒教文化节暨纪念韩国名儒李退溪诞辰500年大会,3万人参加了开幕式,韩国总理李汉东在大会上致辞。隆重的场面至今使我难以忘怀。越南历史上曾有孔庙160余座,至今仍保存了十几座,除河内孔庙外,茅田孔庙、文津渡孔庙等都是比较有名的孔庙。孔子思想对南洋国家的影响,是随着大批华人移居带去的。其中,印度尼西亚在100多年前建立了泗水孔庙,70年前翻译介绍了《论语》,据1976年印尼官方统计,印尼有孔教徒150万人。足以证明儒家思想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很大。儒学对西方的影响,是通过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不断渗入的,在欧美一些国家,至今仍保留有祭孔建筑,并进行祭孔活动。根据文献记载和现存文物考古调查,在世界上曾经有过2000多座孔庙的历史,现今仍然保存着各类型孔庙400多座。

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孔庙2000多年来的发展历史进行科学的总结。

范小平先生通过长时间的资料积累和调查,花了大量精力写下了这部《中国孔庙》学术专着。这是作者在继1994年出版发行的相关著作基础上,经过十多年的准备,新近完成的学术著作。《中国孔庙》结构严谨、材料丰富,运用了大量文献资料和图片资料,科学地总结了2000多年以来中国孔庙的产生、发展、繁荣、向海外传播的历史,比较透彻的分析了孔庙建筑形式的演变规律,向世人展示了孔庙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式样、祭孔礼仪、祭孔乐舞,这对于孔庙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对于各地孔庙建筑的维修、建设,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史料和理论依据。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介绍中国孔庙在国内外发展演变历史的学术著作,它的出版为孔子孔庙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起到积极作用。

作为孔子第七十七代嫡孙女,对于《中国孔庙》的出版,尤其感到欣慰,对于范小平先生孔庙研究所做出的新贡献,谨表示衷心的敬意。我深信,随着对儒家思想的深入研究,还会有更多的研究孔子孔庙的新的学术著作问世!

是为序。

【作者简介】孔德懋,孔子第七十七代嫡孙女、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中国孔庙保护协会顾问,北京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