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是响应中共中央《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于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从事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的首批专门机构,著名学者徐中舒、缪钺、杨明照、赵振铎、胡昭曦、曾枣庄、刘琳、舒大刚等曾先后担任学术带头人和行政负责人。
本所上继文翁石室“七经”教育之遗泽,下承四川国学院保存国粹、弘扬国学之传统,上下求索,左右开拓,形成了宋代文献研究、儒学文献研究、巴蜀文献研究等特色方向。建所40年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暨一般项目、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暨规划项目、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全国高校古委会古籍整理项目及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百余项,大型科研项目和成果有《全宋文》《儒藏》《巴蜀全书》等。
目前全所共有在岗教职员工18人(教学科研岗16人,图情教辅岗2人),其中正高级4人、副高级10人、中级4人,包括国家万人计划人才2人。相关研究平台有国际儒学研究院、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四川省历史文化名人研究中心杨慎研究中心,四川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经学文化普及基地等。本所还是国家重点学科“历史文献学”、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重要建设单位,培养历史文献学、中国儒学硕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