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 杨慎研究中心
舒大刚
简介

一、舒大刚简介

舒大刚(1959—),重庆秀山人。吉林大学史学博士,四川大学教授、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兼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主要从事国学、中国儒学、历史文献学研究,曾经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中国孝经学史》(成果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儒家文献学研究》(已经完成三卷本《儒学文献通论》,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国际儒学联合会2004年规划项目“历代学案”(已经完成《中国儒学通案》10种,由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已出版3种22册)等课题。发表论文110余篇,出版专着10余部。在“国学”体系构建、“国学”教材编撰等方面,颇有新意。

目前正主持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中国孔子基金会重大项目《儒藏》编纂(已出版“史部”274册),任首席专家兼总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巴蜀全书》(已出版120余种),任首席专家兼总编纂;贵阳孔学堂重点项目“大众儒学”系列发起人,并担任主编。

主要兼职:

1、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三届理事兼学术委员,第四届、第五届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中国孔子基金会第五届理事、学术委员,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3、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

4、文化部孔子文化奖评委

5、(台湾)“唐奖”推荐专家

6、岳麓书院“国学大典”评委

7、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会长

8、四川省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主任

二、研究领域

1、历史文献学(先秦文献、宋代文献、儒学文献)

2、中国儒学

三、教育、职业经历

1.1978年考入南充师范学院(今西华师范大学)历史系,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

2.1983至1984年,参加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修班学习,师从杨明照等先生研习古学,结业回校任助教、讲师

3.1988年作吉林大学访问学者,师从金景芳先生治经学

4.1990年9月考入吉林大学研究生院,成为中国古代史专业“先秦文献方向”博士研究生,师从金景芳教授

5.1993年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工作,先后作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96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

6.1995年5月起至今,担任古籍所行政职务,历任副所长、所长,连任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兼古籍所所长,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专业博士生导师

7.2009年10月,四川大学与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联合成立国际儒学研究院,担任创院院长

四、承担课题

(一)项目名称:

1.“《儒藏》编纂”(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项目,中国孔子基金会重大项目,孔基05-1,1997-2015年),首席专家、总主编

2.《巴蜀全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0@zh005,2010-2020年;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川宣2012-110号,2010-2020年),首席专家兼总编纂

3.“中国孝经学史”(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 03BZS002,2003-2005年)

4.“儒家文献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05JJD72009,2005-2008年)

5.“苏轼经学三书研究”(教育部高校“古委会”规划项目,2002年)

6.“三苏学案”(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996-1998年)

7.“中国儒学通案”(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国家古籍出版资助项目,国际儒联2004年规划项目,2002-2010年),主编一

8.“宋集珍本丛刊”(国家“211工程”项目、国际儒联2004年规划项目,2003-2004年),主编

9.“巴蜀文献要览”(四川省政府重点项目“巴蜀文献通史”分卷之一,2007-2009年),分卷主编

10.《中国儒学文献通史》,(四川省重点基地项目,SCZD1201;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14年项目)

(二)项目简介:

1、《儒藏》:《儒藏》是大型的儒学丛书,是儒家经学文献、子学文献、学史文献的汇编,是儒学成果的集大成之作。四川大学《儒藏》始于1997年,已经列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中国孔子基金会重大项目。现已出版“史部”274册,预计收书5000种,编成600册。

该丛书由舒大刚等主编,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集体编纂。

2、《中国儒学通案》:《中国儒学通案》是中国儒学流派的通史,全书由《周秦学案》、《两汉三国学案》、《魏晋学案》、《南朝学案》、《北朝学案》、《隋唐五代学案》、《宋元学案》、《宋元学案补遗》、《明儒学案》、《清儒学案》组成,共10种,1700万字,其中有五种系整理前人的成果,五种系作者自己新撰的成果。

该丛书由舒大刚、杨世文主编,古籍所同仁合编。

3、《中国孝经学史》:该书是完成中国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的最终成果,全书约60余万字,对中国古代《孝经》传播史、历代孝悌文化史,进行了专题的综合研究。

该书主体部分由舒大刚完成,20世纪部分由杨世文教授完成。

4、《儒学文献通论》:该书是完成中国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的成果,是以儒学文献为主体的专门研究。该书246万字,叙述了历代儒学文献的演变,探讨了儒学文献的种类,评估了重要儒学文献的价值,首次构建了儒学文献的著录体系。为总结儒学文献的历史、从事儒学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性、工具性的成果。

该书由舒大刚、杨世文与众位青年博士共同完成。

5、《20世纪儒学大师文库》:将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家们的重要成果加以汇录整理,计划选录50家左右,目前首批已经出版了10家12册。

由舒大刚、吴洪泽、尹波任主编,王小红、张尚英任秘书。

6、《巴蜀全书》:该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四川省重大文化工程,系将巴蜀地区自上古至晚清的重要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和出版。计划分三步走:编纂“巴蜀文献联合目录”,约成书40余册;校点、注释和整理“巴蜀文献精品”,约收书500余种;再造“巴蜀文献珍本善本”,约重版100余种。

由舒大刚任首席专家、总编纂。

五、主要出版物

1.《中国孝经学史》,主撰,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年,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2.《儒学文献通论》(三册),主编、主撰,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四川省优秀成果二等奖

3.《至德要道:儒家孝悌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

4.《中国历代大儒》(评传),主编兼主撰,吉林教育出版社,1997年

5.《春秋少数民族分布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

6.《三苏后代研究》,巴蜀书社,1996年

7.《孔子的智慧》,台湾跃升文化公司,1997年;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8.《墨子的智慧》,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9.《孙子的智慧》,台湾跃升文化公司,1997年;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

六、主要论文

1.“七日来复”新诠,《周易研究》,2014年第3期,与钟雅琼合作

2.顾炎武“孝悌”论管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与汪舒旋合作

3.儒学当代复兴之路,《中国文化》,2014年春季号(总第三十九卷),与吴龙灿合作

4.把“儒学”从学科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光明日报》,2014年3月25日,与吴龙灿合作

5.孝悌: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四川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6.经学概念新探,《孔子研究》,2013年第7期,与李东锋合作

7.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渊源及其构成辨正,《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与李东锋合作

8.汉代巴蜀经学述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与吴龙灿合作

9.宋代巴蜀学术述略,《湖南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10.金景芳先生的生平与学术,《周易研究》,2013年第5期

11.谈谈国学的学科体系,《西华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12.宋代巴蜀经学述略,《宋代文化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年

13.谈谈孔子之“志”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儒藏论坛》,第七辑,2013年12月

14.重建儒学学科,提高文化自觉,《国际儒学研究》,第二十一辑,九州出版社,2013年12月,与舒星合作

15.《老子》与巴蜀文化二题,《老子思想与现代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6月

16.再论儒家经典体系的嬗变与当代启示,《蜀学与中国哲学》,四川文艺出版社,2013年

17.苏轼经学三书提要,《湖湘论坛》,2013年第3期

18.汉代儒学文献的发展与演变,《历史文献研究》,第31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19.东汉儒学文献的新发展和新气象,《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20.郑注孝经真伪之说平议,《儒藏论坛》,第六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2年

21.宋代的孝悌文化,《宋代文化研究》,第十九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2年

22.百年学府,千载诗书,《儒藏论丛》总序,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年

23.编纂《巴蜀全书》,促进文化建设(主谈:舒大刚、万本根;主持:危兆盖),《光明日报》,2011年8月25日第11版

24.巴蜀文献:中华文明的重要记录,《光明日报》,2011年7月18日第5版

25.巴蜀易学的源流和演变,《周易研究》,2011年第4期,与李冬梅合作

26.十三经:儒家经典体系形成的历史回顾,《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刊资料《中国哲学》2011年第9期全文转载

27.典范初成:西汉儒学文献的发展与演变,《西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28.孝悌与功利:谈谈叶适的孝道观念,《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2期

29.古胜今衰:东汉儒学文献的发展与流变,《齐鲁文化研究》,2011年

30.巴蜀文献叙论,《萧萐父与蜀学研究论集》,四川文艺出版社,2011年

31.从鹤山书院藏书看巴蜀藏书传统,《鹤山书院建院800周年论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

32.明代《孝经》学述论,《孔子学刊》,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8月

33.蜀学渊渊,历久弥新——《巴蜀文献要览》序,《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9月15日第7版

34.编纂《巴蜀全书》,弘扬“蜀学”精神,《光明日报》,2010年7月8日第12版

35.古有“蜀学”比于齐鲁,今有《儒藏》传承文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1月2日第14版(肖雨枫采访)

36.上古孝悌文化探微,《西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37.《金景芳儒学论集》序,《金景芳儒学论集》卷首,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

38.《龚道耕儒学论集》序,《龚道耕儒学论集》卷首,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

39.邢昺《孝经正义》刍议,《宋代文化研究》,第十八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0年

40.读马一浮先生《孝经大义》二题,《马一浮思想新探:纪念马一浮先生诞辰125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6月

41.朱熹《孝经》学论析,《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国际儒联编、单纯主编),九州出版社,2010年

42.明代女子《孝经》教育的历史借鉴,《儒学的当代价值——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国际儒联编、张学智主编),九州出版社,2010年

43.《儒藏•学校史志》小序,载《儒藏》史部《学校史志》第一册,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

44.《20世纪儒学大师文库》总序,载《20世纪儒学大师文库》各书卷首,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

45.从“蜀石经”的刊刻看《十三经》的结集,《经学研究论丛》,第十六辑(林庆彰主编),台湾学生书局,2009年5月

46.百年学府开新运,再向儒林续逸篇,《经学研究论丛》,第十七辑(林庆彰主编),台湾学生书局,2009年12月

47.一位不该被遗忘的经学家——龚道耕先生的生平与学术,《晚清四川经学研究论文集》(林庆彰主编),台湾学生书局,2009年

48.《儒藏•儒林史传》小序,载《儒藏》史部《儒林史传》第一册,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

49.龚道耕学术成就刍议,《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

50.一代文献巨编,百世学术典范,《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

51.李白生卒诸说平议,《文学遗产》,2007年第5期

52.试论晚清“蜀学”的影响与地位,《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3期,

53.孔子儒学与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中国文化报》,2007年1月2日

54.李白生卒史料新证,《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3期,人民大学书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

55.《儒藏》:中华学人的神圣使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56.论《儒藏》“论部”的基本类型,《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1期

57.孔子儒学与现代中国大学,《中国文化报》,2006年11月25日

58.谁是《中华儒藏》编纂第一人——湖湘学人孙羽初,《儒藏论坛》,第一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59.《儒藏》“史部”分序,《儒藏论坛》,第一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60.《儒藏》“孔孟史志”、“儒林碑传”、“历代学案”三序,《儒藏论坛》,第一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61.谈谈《孝经》的现代价值,《寻根》,2006年第4期

62.《苏辙<诗集传>新探》序,《苏辙<诗集传>新探》卷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63.宋代《古文孝经》的流传与研究述评,《宋代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06年

64.《儒藏》“论部”编纂的基本构想,《儒教儒学儒商对人类的贡献》,香港:孔教学院出版,2006年

65.再论李白的生卒年问题,《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

66.《儒藏》笔谈,《四川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67.《儒藏》总序,《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9期

68.试论《儒藏》“史部”的分类体系,《史学集刊》,2005年第4期

69.《儒藏》“史部”编纂的基本构想,《儒学与当代社会》中册,北京:九洲出版社,2005年

70.苏辙佚文二篇:《诗说》、《春秋说》辑考,《文学遗产》,2004年第1期,与李冬梅合作

71.敦煌遗书伯3382号《孝经注》作者雏议,《中华文史论丛》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72.论宋代的《古文孝经》学,《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2004年第3期全文转载

73.谈谈《儒藏》编纂的分类问题,《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74.《孝经》名义考——兼论《孝经》的成书时代,《西华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

75.《宋集珍本丛刊》总序,《宋集珍本丛刊》第1、108册卷首,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

76.《宋集珍本丛刊》跋,《宋集珍本丛刊》第108册卷末,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

77.《苏氏易传》特色小议,《大易集奥》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78.试论大足石刻《古文孝经》的重要价值,《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79.司马光指解本《古文孝经》的源流和演变,《烟台师院学报》,2003年第1期

80.敦煌遗书“唐封36国写本”并非《古文孝经》祖本考,《遯亨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

81.巴蜀德孝传统与《古文孝经》之学述论,《儒家德治思想探讨》,线装书局,2003年

82.“儒家儒治思想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儒家德治思想探讨》,线装书局,2003年

83.宋邢昺“《孝经》章题”始于玄宗说驳议,《宋代文化研究》,第十二辑,线装书局,2003年

84.苏过年谱(修订本 15万字),《宋人年谱丛刊》第6册,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

85.苏籀年谱(修订本 5万字),《宋人年谱丛刊》第7册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

86.马廷鸾、马端临父子合谱(修订本 2万字),《宋人年谱丛刊》第12册,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

87.《金景芳学案》序,《金景芳学案》上册,线装书局,2003年

88.谢无量先生传略,《金景芳学案》上册 ,线装书局,2003年

89.论日本传《古文孝经》决非自我国隋唐时期传入,《四川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90.《周易》、金文“孝享”释义,《周易研究》,2002年第4期

91.青城论道 古堰颂德,《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12期

92.今传司马光《古文孝经指解》合编之时代与编者考,台湾《中国文哲研究通讯》,2002年第3期

93.《毗陵苏氏宗谱》宋代部分事迹考述,《宋代文化研究》,第十一辑,线装书局,2002年

94.大足范祖禹书《古文孝经》校正,《宋代文化研究》,第十一辑,线装书局,2002年

95.今传《古文孝经指解》并非原本考,《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第2期

96.宋代“古易五家”恢复《古周易》的重要成就,《大易集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97.《续修四库全书》收“汉孔安国注”《古文孝经》辨误,《李衡眉先生纪念文集》,泰山出版社,2002年

98.《孝经》释名,《金景芳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年

99.《苏氏易传研究》序,巴蜀书社,2002年

100.苏轼《论语说》辑补,《四川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

101.“王弼传郑学”驳议,《史学集刊》,2001年第3期

102.苏轼《书传》叙录,《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103.苏轼《论语说》流传存佚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104.《三苏全书》叙录(合作),《宋代文化研究》,第十辑,线装书局,2001年

105.从先秦早期文献看“孝”字之本义,《中华孝道文化》,巴蜀书社,2001年

106.苏轼《东坡书传》述略,《四川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107.“推明上古之绝学”的《东坡书传》,《宋代文化研究》,第九辑,巴蜀书社,2000年

108.试论宋人恢复《古周易》的重要意义,《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109.宋人“王弼传郑学”说辨正,《宋代文化研究》,第八辑,巴蜀书社,1999年

110.《易学集成》序,《易学集成》第一册卷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1.骊戎考,《吉林大学古籍所建所15周年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

112.三苏后代补考,《宋代文化研究》,第七辑,巴蜀书社,1998年

113.《易》墨“义利观”比较研究,《周易研究》,1996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14.逸礼考略,《南充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5期

七、古籍整理

1.《斜川集校注》,巴蜀书社,1997年,与蒋宗许、李家生、李良生合注

2.《宋集珍本丛刊》108册,线装书局,2004年,主编

3.《三苏全书》20册,语文出版社,2002年,主编二

4.《孔孟史志》13册,《儒藏》“史部”之一,总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5.《历代学案》23册,《儒藏》“史部”之二,总主编兼分部主编,四川大学出版,2005年

6.《儒林碑传》14册,《儒藏》“史部”之三,总主编兼分部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7.《儒林年谱》50册,《儒藏》“史部”之四,总主编兼分部主编,四川大学出版,2005年

8.《儒林史传》80册,《儒藏》“史部”之五,与李文泽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

9.《学校史志》68册,《儒藏》“史部”之六,与郭齐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10.《儒藏》史部•礼乐类(15册),与王智勇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

11.《儒藏》史部•杂史类(11册),与王智勇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