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 杨慎研究中心
《儒藏》系列学术讲座第十六讲

时间:

地点:

5月19日晚,在四川大学研究生院3-231学术报告厅举行了第十七期“川大论坛”暨“《儒藏》系列学术讲座”第十六讲。本期主讲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原所长蔡方鹿教授,题目是“儒家经学与中国哲学”,评点专家是我校古籍所所长舒大刚教授。

蔡先生是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三届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学术委员等,也是厦门大学中国哲学博士点教授、四川大学宋代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政教学院教授。蔡先生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儒学史研究,已在大陆、台湾、韩国出版专着20余部,在海内外发表论文130余篇,学术成就丰硕。

在这次报告中,蔡先生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介绍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经学的本质特点、传承流派、发展演变历程以及在与佛、道思想碰撞中对思辩哲学的吸收与融合,充分肯定了儒家经学在中国哲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并对哲学创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理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见解,使大家获益匪浅。演讲中,蔡先生还与在场同学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报告结束后,舒大刚教授对蔡先生的演讲作了热情洋溢的评点,认为蔡先生的演讲“展现了一个主题”,“揭示了一个规律”,“说明了一个道理”,“表现了一种风度”。这个“主题”即是儒家经学影响中国哲学、开启中国智慧、影响中国文化,这是研究中国文化应当注意的核心问题,也是首要问题,非常重要。这个“规律”即是儒学之所以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原因在于她为迎接各种挑战,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地丰富自己。这个“道理”就是中国人如果要回应目前多变的世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化解文明碰撞,必须植根于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吸收一切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铸造新的儒学思想,使其在新的时代得到新的发展。这个“风度”就是蔡先生踏实治学、朴质无华的学者风范。蔡先生在哲学史、儒学史、经学史上都很有建树,却谦虚谨慎,不事喧哗,和霭\可亲,平易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