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五日下午三点,古籍所会议室如期举行了《儒藏》系列学术讲座的第十一讲,这也是本次《儒藏》学术周讲座的第四讲。在本次讲座中,单纯先生主要就哲学问题中的女性哲学,即冯友兰先生所称的“阴道哲学”,以《易经》和《诗经》为例,阐述了中国哲学中的生理哲学。
单先生首先以乐山大佛的自然景观谈起,风趣地讲述了他游览大佛的情景,从中介绍了乐山大佛所反映的中国古代人民对生命的崇拜以及现如今当地人民是如何羞于对形状似为男性生殖器的乐山塔尖景观的描述,从而也就展开了他对中国哲学中的生理哲学的阐述。
单先生介绍说,西方的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中国的哲学是不讲究生命的崇拜的,否认从观察生命的现实中来探讨理论,从而启发别的文化的发展。黑格尔说,中国的哲学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儒家文化强调的是从家庭文化的角度来立于人、立于理,它的发育不是从生命的起点反映终点,没有看到最原始的生命存在。儒家的一切都集中在伦理方面,而不是在生理方面。
单先生则认为,生理哲学、女性哲学或者说是女性主义,实际上儒家在最初的阶段已经接触到了。以《诗经》为例,其中有很多描写婚恋以及女性的诗歌,这些优秀的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经验的诗歌虽然被某些人误称为“淫奔之诗”,有悖于儒家的伦理道德,但这些诗歌的确如朱熹所言,是时代生活的反映。正因为是时代生活的反映,也就表明了当时儒家文化中存在的女性哲学。再以《易经》为例,其用以卜筮的筮草实际上是暗喻女性的生殖器,这也反映的是对生命的崇拜。再者,中国最初的文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如“祖”等,都是反映了对生殖器的崇拜。所以,单先生认为黑格尔说中国哲学中没有这种生命的崇拜是不妥当的。
其次,单先生又谈到,中国的哲学虽然强调了女性哲学,但它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同男性哲学相统一的,中国哲学最博大精深的地方也就是它所主张的阴阳协调。
中国文化有两个精髓,一个是自强不息的天道,一个是厚德载物的地道。天道讲究的是阳刚之气,地道讲究的是阴柔之气,只有二者互相协调,才能生成万物。中国的《中庸》和《易经》正是体现了这种理念。《中庸》中所提倡的君子之道,是造乎夫妇的。及其至也,才能察乎天地。而《易经》也正是如此,它由两个卦象组成,乾卦指天、男、夫、君、父,坤卦指地、女、妇、臣、子。它把夫妇之道升为天地,把自然、家庭、社会融合在一起,从而反映了整个生命。
因此,儒家提倡的正是人本主义的哲学,而不是禁欲主义的哲学,这也正好刺激了欧洲的哲学。
最后,单先生就用《易传》——这个玄而又玄的哲学体系,是如何来解释生命现象的,做了自我的阐述,提出了什么是“最简易——变易——不变易”,以及“大易不卜”的道理。
单先生的讲座,风趣幽默又不失学术的庄重,让我们又一次地感受了他的大家风范,我们期待着他的下一个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