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9日16时,四川大学古籍所黄锦\君先生在川大古籍所,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儒学与女学》的演讲,这是川大古籍所举办的儒藏学术系列讲座的第二十四讲,听众反响强烈。
讲座内容主要是以传统儒家经典十三经中关于女性的书写为基点来展开论述的。女学在与儒学互动中,或者在儒学框架内的女学究竟是何种情形,儒学对女学在多大程度上,有何种影响,都在本次讲座中一一得以呈现。
同时,黄先生还为我们回顾了历史上的女教专着,并涉及了理学与女学的关系,系统阐述了女学的历史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此处“女学”的含义,不同于在西学东渐影响下兴办的女学(晚清西方传教士在中国设立的女子学堂)。女学一词,曾经作为书籍的名称出现,如后文提到的所著蓝鼎元《女学》,类似于儒家伦理框架内的理想化的女子道德行为范式。自汉以后,“妇学”多指妇女的文艺学问,“女学”则专指对妇女的教育,黄先生研究中的“女学”兼有两者之合,考虑到现在习惯上将“妇”视为已婚女子,“女”则可泛指女性,因而采用“女学”这一表达。
以下是由黄先生本人提供的演讲节稿:
一、《十三经》女教有关论述(类型、内容、影响)
1《易》
(1)关于人类起源、人类社会发展:
(十六)《易·系辞下》“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十八)《易·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物不可以终遯。故受之以大壮……
(2)关于男女之关系:
(十五)《易·系辞上》“干道成男,坤道成女”
如:“干道成男,坤道成女。”(《系辞上》)“夫干,天下之至健也……夫坤,天下之至顺也。”(《系辞下》)
(一)《易·坤》: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3)“从一而终”之发轫:
《恒卦》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
(4)关于《家人》和《归妹》两卦: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
2《书》
1、批判沉湎女色
(四)《周书·泰誓上》“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沉湎冒色,敢行暴虐,(传:沉湎嗜酒,冒乱女色,敢行酷暴,虐杀无辜)
5、指斥女性参政“牝鸡无晨”
(妇)《牧誓》: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雌性)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传妲己惑纣纣信用之)……
6法律、社会等:
“男子割势,妇人幽闭”(有关刑法《周书·吕刑》)
3《诗》
《诗经》里,有一首诗写到:“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ti,婴儿的包被,另音xi,在裘外覆加的衣服),载弄之瓦,”(《小雅·斯干》)
4《周礼》
《周礼》卷七《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各帅其属而以时御叙于王所。”(《周礼天官九嫔》“四德”也)
《周礼》卷十四《地官·媒氏》:“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
5《仪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丧服》:“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三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