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世龙教授
2008年12曰19日下午在文科楼424教室,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刘世龙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日本儒学系谱的讲座,这也是儒藏论坛系列讲座的第49讲。
“君自彼邦来,必知彼邦事”,刘世龙教授曾在日本学习、工作多年,回国后也参与过不少中日文化交流的活动,多年浸润其中,刘世龙教授对日本儒学的发展有自己独到的观察。看到讲座的消息,很多同学对这一问题有很大的兴趣,也有很高的热情,早早来到会场。
刘世龙教授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为同学们描述了一幅1000多年儒学在日本传入、传播、接受、发展、变化的壮阔画面。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涌现了众多的学派和大家,他们总有很不凡的经历,总有很独到的观点,刘世龙教授都一一作了介绍,极大的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让同学们在十分有限的时间了解了日本儒学系谱的基本架构。
日本儒学发展史上还有众多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名词和概念,刘世龙教授在讲座中不忘时时作一番辨析,帮助在座的听众纠正了之前不少错误的认识。
对于日本儒学史上的重点问题,比如“儒学的日本化;儒学在日本是否独尊过?近代日本儒学的政治化、社会化和非学派化;儒学与岛国帝国主义”等问题,刘世龙教授也深入浅出的作了一番介绍和分析。
四川大学古籍所所长舒大刚教授主持了这次讲座,在讲座的最后,舒大刚老师谈了自己的几点体会。舒老师认为刘世龙老师在讲座中谈到的两点特别值得同学们注意:日本其实是一个很善于学习的民族。它总是把学习的目标锁定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和最优秀的文化,而且是这些文化的正面部分。日本的学习不是单纯的邯郸学步,也不是要把自己变成另一个人,而是十分注意本土化,十分注意对异国文化的消化和吸收。日本没有在学习中失去自己的灵魂,而且在学习中不断壮大、发展,成为一个世界强国。舒老师所提出的这一建议也在同学中间产生了很大的共鸣,讲座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