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 杨慎研究中心
《儒藏》系列学术讲座第115讲

时间:

地点:

2014年9月28下午三点,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研究生院1-102教室,北京大学特聘教授邓小南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邓老师的讲座题目为“掩映之间:宋代尚书内省管窥”,此次讲座是《儒藏》论坛系列学术讲座第115讲。四川大学古籍所尹波、杨世文等老师,古籍所的研究生以及诸多来自校内外的青年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此次讲座由四川大学古籍所副所长尹波老师主持。尹波老师首先欢迎邓小南教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给我们开办讲座。其后,简要介绍了邓教授的学习、教学及研究经历。邓小南教授是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国务院参事、中国史学会副会长,2006年至今任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2008年被评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主要从事宋史、唐宋妇女史、宋代政治制度等领域的研究。所教授课程主要有中国通史、宋辽金史专题、唐宋妇女史研究、宋代史籍导读、宋代政治制度史专题等。所从事研究的主要课题有中国近世的家族与社会、丝绸之路——吐鲁番的历史与文化、“祖宗之法”与宋代的官僚政治和制度、唐宋时期中央考察地方官员的信息渠道、宋代政治史的新视野、华北地区水资源管理与民间社会组织等。着有《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朗润学史丛稿》;编有《唐宋女性与社会》、《政绩考察与信息渠道——以宋代为重心》等。并有《宋代政治史研究的“再出发”》、《何澹与南宋龙泉何氏家族》、《从“按察”看北宋制度的运行》、《再谈宋代的印纸历子》等近百篇学术论文在大陆、台湾、日本、美国、法国的学术刊物上发表。

本次讲座邓老师主要从“宫中有内尚:宋代尚书内省钩沉”以及“批答画闻:妃嫔代笔”这两个方面阐述,给我们清晰地分析了宋代尚书内省实际的政务运作方式,揭示出了长期被学界忽视的宫官参与政务处理系统,即是宋代制度史同时也是宋代妇女史的一大成就。

讲座开头尹波老师回忆了1984年古籍所申请《全宋文》的经历,感谢邓广铭先生所做出的努力,并同时感谢邓小南老师不顾旅途劳累为大家传道授业。接下来讲座开始,大家认真聆听邓老师的演讲。

首先,邓老师说本次讲座是自己在2002年发表的论文《走向“活”的制度史》基础之上,同时结合商务印书馆发行的《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这一专着。邓老师首先回顾了近年政务公文运行流程的研究,重点讲解了日本学者平田茂树的重要论文《日本宋代政治史研究述评》,并指出目前学界对宫官参与政务处理的具体运作方式仍未清晰地揭示出来。接着邓老师由“宫中有内尚书”这一问题开始讲起,由《宋史•韩琦传》、《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关于“宋仁宗立嗣”的相关史料,以及《朱子语类》提到的尚书内省。并由陈元靓《事林广记》中的北宋宫城图,《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九、郑刚中《北山集》卷一三及《皇朝中兴纪事本末》卷四八,指出尚书内省的具体位置在稽古轩西芜下。

其次邓老师指出宋代后宫的所谓“内职”分为宫官和妃嫔两个体系,而宫官大概经历了由尚—司—典—掌,向品秩系统过渡这样一个演变过程,并引用《宋史•后妃传》以及《宋会要辑稿•后妃》有关史料佐证。接着邓老师指出宋代“差遣”职事序列,而尚书内省宫官多以“直笔”为实际职责。邓老师继续指出这些宫中“执事”者,多男子官称、男子装束、男子拜姿,并进一步上溯唐朝的“裹头内人”制度,展示了出土的唐永泰公主墓中有关的壁画。

紧接着邓老师讲解了宋代尚书内省的主要职能是籍录内外奏覆,其大概的职责是整理编排、伺候内批,“朝廷文字皆经其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六及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均有记载。

接下来邓老师讲解了本次讲座的第二个部分妃嫔代笔、批答画闻,并展示了大量妃嫔代笔的相关史料以及杨妹子类宁宗的书法作品,特别提出南宋女诗人王清惠可能曾经就是代笔之一。

最后邓老师指出宋代政治史研究仍有很大的空白,并对后学寄予希望。在师生问答的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提问,与邓老师作了较为深入的交流。邓老师热情地加以解答,尹波老师对此次讲座作了总结。同学们通过邓老师的讲座,了解了宋代尚书内省的具体运作过程,认识到研究视角的重要性,为今后宋史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