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 杨慎研究中心
《儒藏》系列学术讲座第146讲

时间:

地点:

2016年3月10日晚19:00,日本学习院东洋文化研究所王瑞来教授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科楼5楼复性书院为我们带来了《儒藏》系列学术讲座第146讲——“二十世纪以来日本的东洋史研究与宋史研究”。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舒大刚教授主持了本场讲座。到场的听众有四川大学古籍所师生和各学院师生。

讲座伊始,主持人舒大刚教授介绍了王瑞来教授的学术经历和个人成就。王瑞来教授自1982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长期担任中华书局中国古代史编辑工作。1990年应日本学习院大学聘任,担任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至今,任早稻田大学等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王瑞来教授专攻以宋代政治史为主的中国古代史与古典文献学,出版著作有《鹤林玉露》、《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宋代の皇帝权力と士大夫政治》、《中国史略》、《朝野类要》、《宰相故事: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宋季三朝政要笺证》、《隆平集校证》、《宋史宰辅表考证》等学术研究与古籍整理著作22部,并刊布有《论宋代相权》、《论宋代皇权》、《范吕解仇公案再探讨》等历史、哲学、文学、古籍整理等领域的论文百余篇。随后,王瑞来先生用生动平实的语言开始了精彩的讲座。

首先,王瑞来教授对中、日、朝三方语言中的“东洋史”的概念进行了介绍辨析,并对东洋学术史的背景进行了简要回顾。接着,王瑞来先生从“学者人物、学会学报、研究机关、课题的申报与审查”四个方面对日本的东洋史主要是宋史学界进行了概览式的介绍,使大家对日本的史学界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和了解。之后,王瑞来教授以日本史学大师——近藤一成为例,对日本东洋史研究及宋史研究进行了重点论述。王瑞来先生认为,20世纪日本的东洋史学界经历了由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的学术研究视角的转变,近藤一成虽承内藤湖南等人制度史研究之余绪,但未墨守一家,而是将细密的制度史研究视角和扎实的史料解读功底作为一种优势,在宏观的视野下得到了长项发展。另外,近藤一成不俗的英语能力使其能够注重被当时的日本学界所忽视了的欧美中国史研究视角。因此,近藤的历史能够分析入木三分、由此及彼,将细小的人物、事件、物件置于大背景中,给出大投射,引发大关注,获得大启发。广阔的研究视野和细密的制度训练形成了近藤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以小见大的历史研究特色。最后,王瑞来教授指出,在当前的研究技术已发生巨大变革的环境下,历史学研究上的突破应在方法和思辨上找出路,变静态复原为动态研究。因此他呼唤现在的年轻学者一是要做好扎实的古汉语阅读、校勘、目录、版本等基本功的训练,二是要创新方法和思维,给历史赋予新的灵魂。

讲毕,王瑞来先生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详尽而耐心地解惑答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尹波教授、杨世文教授均对王瑞来先生的精彩讲解给予了高度评价,舒大刚教授对全场讲座进行了总结。

整场讲座历时两个多小时,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