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 杨慎研究中心
《儒藏》论坛系列学术讲座第160讲

时间:

地点:

2016年9月29日晚7:30,《儒藏》论坛系列学术讲座160讲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科楼复性书院举行,本次讲座主讲人为曲阜师范大学讲师李东峰博士,讲座题目为“国学在台湾的播迁”。李东峰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师从舒大刚教授,随后在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一年半左右,师从林庆彰先生,对台湾国学的研究现状颇为熟悉。主要研究方向为经学史、易学。

无标题2.jpg

讲座由四川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儒学研究院副秘书长王小红主持。数十名文史专业的学生和研究人员以及国学爱好者参加了此次学术讲座。

讲座首先由王小红副教授简要介绍李东峰博士的学习经历,并简述国学尤其是儒学在大陆与台湾的起伏对比。随后,讲座正式开始,李东峰博士从五个方面阐释了我们之所以要了解国学在台湾播迁的原因,并将国学在台湾的播迁分为五个不同时期进行详细阐释。他提出1662至1894年是国学在台湾落地生根的时期;1894至1945年是日据51年国学仍旧不绝如缕的时期;1945至1966年是第二波国学播迁台湾的初期;1966至1994年是官方主导下的国学繁荣期;1994年以来是国学在台湾的由盛转衰期。

李东峰博士分别从政教系统和民间系统两个方面论述了不同时期国学在台湾的兴衰沉浮,并着重分析了第三第四两个时期国学尤其是儒学繁荣对台湾现代化建设的辅助以及推动作用。简要谈论了1994年台独势力抬头以后对台湾国学研究和普及的损害,并从学理层面对台独思潮进行了批判。

李东峰博士认为国学振兴的“台湾经验”对我们当下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他认为,国学教育是当前迫切而必要的工作,因为台独势力就是通过强化台湾“主体意识”来实现其政治目标的,其具体的做法便是去中国化,所以国学作为联系两岸人民历史情感的精神文化纽带,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发展国学离不开国家政权的支持,应该做到顶层设计与底层驱动相结合,促进经典学习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并且积极推动国学经典进课堂。李东峰博士所说的经典,并不是现在市面上流行的那些简单的《三字经》《弟子规》等读物,而是正本清源后的真正的经典。

最后李东峰博士和听众进行了问答互动,王小红副教授进行总结发言,“国学在台湾的播迁”学术讲座在听众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