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6日19时30分,《儒藏》论坛系列学术讲座153讲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科楼复性书院举行,本次讲座主讲人为龙显昭教授,讲座题目为“蜀学比于齐鲁”。龙显昭教授是四川岳池人,西华师范大学教授,曾任四川师范学院副院长、秦汉史学会理事、四川省学会副会长等职。是知名的巴蜀史、秦汉史、宗教史研究专家,有《巴蜀佛教碑文集成》、《巴蜀道教碑文集成》、《三国文化历史走向》等50余种著作。讲座由中华孔子学院副会长、四川大学国际儒学院院长、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舒大刚教授主持,四川大学张尚英、田君、李冬梅等老师出席了会议,另有古籍所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及其他校内外学人与会。
首先,舒大刚教授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一些基本信息,继而请龙显昭教授开讲,龙老师提到“蜀学比于齐鲁”就是蜀学的兴盛程度可以与齐鲁相提并论,在《汉书》和《华阳国志》中都有记载。之后龙老师又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论,首先,龙老师对蜀学的根源进行了考证和讲论,许多人认为蜀学的源头应当溯源到文翁兴教,但是龙老师认为蜀学的源头应该更早,他通过详细而有根据地考证司马氏的源流,他说“秦之迁客多居蜀”,移民是巴蜀文化和学术的来源;其次,龙老师认为自古至今,随着时代的演变,蜀学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他把整个蜀学的脉络进行了梳理,从两汉的扬雄、司马相如到魏晋玄学的刘伶,又到唐代李白、杜甫、李商隐等诗人;最后,龙老师认为蜀学研究的前景是光明的,并且告诫大家要坚持学术、热爱文化,更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要做“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龙老师在讲座期间,不仅展露出非凡的史学才识,并且对古代诗词也是信手拈来,他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也令我们钦佩。
最后舒大刚教授对龙老师的讲座进行了总结,认为龙老师对蜀学源流的解释很有新意。也告诫我们要向龙老师学习,不能仅仅局限在自己的学习和研究的方向里,而要广泛的涉猎其他的领域,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情怀;更要向古人学习,树立“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的远大志向,还要保持热爱文化的坚定信念。
整场讲座气氛活跃、内容精彩、互动频繁,大家的见解发人深思、鞭辟入里,讲座取得了圆满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