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以“易”为重,“易”中的阴阳之道、天地之分、男女之别及互含互包的辩证思维、互化互转的思维意识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韧性。正是《易》文化中的执守固本与通便包容的特征,奠定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胸襟;积淀成可屈可伸、执守固本、开放求变的“集体无意识”;凝聚为非宗教的贴近人性进取的“天人合一”情结。也正是这种非同寻常的韧性才使得中华文化得以延承数千年,而没有像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玛雅文明等那样衰亡。让我们走进《儒藏》论坛,一起聆听徐圻教授为我们略谈文化的韧性,敬请期待!
徐圻(1955—),男,山东济南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担任贵州大学哲学系主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贵州省文化厅厅长,贵州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贵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现任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党委书记、理事会理事长,贵州省哲学学会会长,贵州省首批核心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哲学、东西方文化比较和文化史,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出版学术论着9部,发表论文150余篇。
回味经典,领略儒学名家风采,尽在《儒藏》论坛系列讲座
承办单位: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巴蜀全书》编纂组
儒家文明协同创新四川大学中心
协办单位: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