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学是西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党项为主,兼有汉族、回鹘、吐蕃等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中国文学园林中的一朵奇葩。元人虞集曾说: “西夏之盛,礼事孔子,极其尊亲,以帝庙祀。乃有儒臣,早究典谟,通经同文,教其国都,遂相其君。”可见西夏文学的发展仍以儒家文化为其内在底蕴。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看,虽然西夏文学深受汉语言文学的影响,但浓厚的宗教色彩和贯穿始终的民族精神,仍然是西夏文学的灵魂。让我们走进《儒藏》论坛,一起聆听徐希平教授为我们揭开西夏文学神秘面纱,敬请期待!
徐希平,男,西南民族大学国学研究中心主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四川省暨教育部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负责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负责人,古代文学二级学科领衔导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出版《李杜诗学与民族文化论稿》、《笳吹弦诵传薪录——闻一多、罗庸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风雅文化》、《艺术与长寿》、《一个彝人的足迹》等著作,发表《李白与少数民族》、《杜甫与道教关系再探讨》等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西南文学文献》大型丛书(一、二编)、《中华文化概论》、等,主持及参与完成《羌汉文学关系比较研究》、《羌族文学史》、《新时期四川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四川历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重点项目。曾多次应邀赴国内多所高校及韩国与港台地区高校讲学,2014年作为国务院侨办“文化中国·名家讲坛”主讲赴瑞典、英国进行巡回演讲,传播中国文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欧洲时报等多家海内外媒体予以报道,产生巨大反响。
回味经典,领略儒学名家风采,尽在《儒藏》论坛系列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