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4日下午4点30分,《儒藏》论坛系列学术讲座第164讲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科楼复性书院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为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舒大刚教授,讲座的题目是“巴蜀家族与家训”。讲座由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博士后、复性书院院长秦际明老师主持。四川大学古籍所詹海云、杨世文、彭华、黄锦君、向以鲜,田军、郑伟等老师出席了讲座,另有古籍所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及其他校内外学人聆听讲座。
讲座开始前,由舒大刚教授带领,全体人员向刚去世的前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国际儒学研究院副院长万本根先生默哀一分钟,以表达古籍整理研究所全体师生对万老师的怀念。此次讲座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巴蜀家族状况,巴蜀家训,其它家训举要。舒大刚教授由巴金先生介绍近代蜀中大家族的《家春秋》说起,首先介绍了巴蜀两地的风俗状况,指出古代“巴地出将,蜀地出相”的情况。重点介绍巴蜀大地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的杰出家族。三世四公的成都赵氏,三陈两状元的阆中陈氏,以及“华阳范氏”、“眉山三苏”、“铜山三苏”、“井研四李”、“绵竹二张”、“丹棱三李”等自汉代到明清以来巴蜀大地的杰出家族。然后又以佘氏族训和唐氏族训为例,展示了巴蜀大家族的家训以孝悌、忠恕、勤俭、礼义、廉耻为核心,重视教化、劝人为善的特点。最后舒大刚教授深情朗读了巴金先生的“家春秋”新曲,并结合当下中国的家庭状况指出家庭是社会基本细胞,告诫大家要重视家庭家族,重视家训对人们的教化作用。
下午6点,演讲结束后,詹海云、尹波、杨世文、彭华等老师分别对舒大刚教授的讲座进行了点评,并畅谈自己对家乡家族的认识和深深怀恋。整场讲座气氛热烈,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