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 杨慎研究中心
《儒藏》论坛系列学术讲座第179讲

时间:

地点:

6401.jpg

春雨惊春清天谷,

夏满芒夏暑相连。

立夏之后,由满入芒,温度明显升高,阳气日益趋于宏盛,此时应如何养生呢?继3月讲座后,2017年5月26日,马宇医师再次莅临儒藏论坛,浅谈“中医预防治疗夏季多发病”。

讲座伊始,马医师引用《黄帝内经》告诫大家:夏季阳气过剩,务必注意合理固护心阳,清除体内多余热邪。又从《易经》入手,阐述阴阳、节气、人体内脏息息相关,多种病理皆源于阴阳失调。并结合具体案例,形象阐释卦象中蕴含的医理。

6402.jpg

讲座中,马医师强调“手少阴心经”,其行走于上肢,内属于心。九个穴位浅显易懂,且至关重要。马医生现场示范,引导大家找准穴位。

6403.jpg6403.jpg

马医师结合《黄帝内经》《易经》等经典,从内在方剂、外在按摩锻炼两个维度,充分讲解夏季病理及养生要点,反映其传统中医调治理念。

马医师还为在座师生带来其亲自调配的夏季养生茶饮、安神香囊及中药小饼干。

6405.jpg

夏季养生茶方

国医大师徐经世献方

64001.jpg

茶方功效:清热养胃、解暑生津

1、生谷芽 4克

功效:消食和中,健脾开胃

2、石斛 4克

功效: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3、荷叶 2克

功效:清暑利湿,升阳止血

夏季通窍香囊方

香囊功效:通窍安神,祛暑止痛

1、细辛 2克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2、辛夷花 5克

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

3、川芎 5克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4、白芷 5克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6406.jpg

讲座后,马医师进行义诊。

6407.jpg

聘请马医师为《巴蜀全书》“医药卷”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