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 杨慎研究中心
《儒藏》论坛系列学术讲座第178讲

时间:

地点:

image001.jpg

2017年5月25日19时,“《儒藏》论坛系列学术讲座”第178讲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科楼复性书院举行。本次讲座主讲嘉宾是著名学者詹海云先生,讲座主题为:《马一浮的人与学——论马一浮成学的三变》。斯坦佛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谢幼田先生、古籍所舒大刚先生与尹波先生出席了本讲座,同时,讲座吸引了校内外众多师生到场聆听。

詹氏曾师从钱穆、牟宗三、屈万里、戴君仁、黄锦宏等鸿学硕儒,长期致力于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在先秦、明清学术和文献、哲学、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均卓有建树。

在讲座中,詹氏从五个方面对本论题进行了阐明。第一,研究本论题切入角度的重要性。詹氏首先交待了研究马一浮先生的资料取择问题,指出虽则并世研究马氏材料甚伙,却价值良莠不一,使用须别具慧眼。与通常研究有异,詹氏从马一浮的名、字、号之演变及为友朋亲戚题书斋、亭园、名字等视角着手,以此为纲,全面钩沉了马氏的家谱世系、家族网络及情感阅历等,由此研得马氏每一阶段的学术思想演变(所谓“三变”)及其内外理路,并理析了马氏对其时政界、学界人物的评论,反映出学人与时代的复杂纠葛。第二,主要从马氏的学科体制观念入手,论析了马一浮的教育观,并认为这与马氏自己的学术“统类”观念相贯。第三,探赜马氏的佛教观。第四,研讨马氏的理学观。第五,综括以上考论,总结了马一浮的学说宗旨。囿于时间所限,本讲未能就此论题全面展开,只是一个提纲性质的导论,未来将会继续为大家深入讲解。

詹氏学有所承,博学精钻,疏通知远,带给大家的不仅是对“马一浮的人与学”的了解,更在于方法论的启示。同时,詹氏以规范严谨的治学态度,用丰赡的材料,认真听取并解答了在场师生的众多提问,使听众如坐春风,获益匪浅,其人其学本堪遥接马浮精神。历时两个多小时的讲座,气氛活跃,讨论迭入高潮,获得了大家一致好评,于雷动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