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日下午4点整,《儒藏》论坛系列学术讲座第173讲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科楼5楼复性书院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为日本学习院大学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讲座的题目为《宋代士大夫原道论——以范仲淹的君臣关系论为中心的考察》。讲座由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杨世文教授任评议人。四川大学古籍所所长舒大刚教授、副所长尹波研究院出席讲座,古籍所部分师生参加此次讲座,另有其他校内外学人聆听讲座。
王瑞来教授首先回顾了一下儒学产生发展的历史,认为真正让儒学大放异彩的则是宋代的理学。宋代开创的理学,使儒学的辉煌登峰造极,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每一个角落, 犹如空气一般无所不在。然后王瑞来教授从对范仲淹的君臣关系论为中心的考察出发,回顾了先秦时期儒家讲的“君臣以义合”的传统,分析了当时这种“君臣关系论”出现的背景。然后将视角转向宋代,发现范仲淹的“君臣关系论”是对原始儒学的回归。范仲淹有意识的将“君臣”错位,把原始儒学中的国君而非天子对应在现在的皇帝身上,而宋代士大夫则“将错就错”的接续范仲淹提倡的“君臣以义合”的原始儒学传统,由此开创了宋代“与士大夫治天下”的时代并且强化了知识人的责任感。
整场讲座深入浅出,讲座结束后杨世文教授进行了精彩点评,然后有数名同学向王老师请教问答,最后由舒大刚教授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