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 杨慎研究中心
《儒藏》论坛系列学术讲座 第195讲

时间:

地点:

rps20171225_094249.jpg

2017年12月22日晚上19:00—21:00,《儒藏》论坛系列学术讲座第195讲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科楼复性书院举行。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为马宇医师,讲座的题目是“中医预防治疗冬季多发病浅谈”。讲座由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博士后廖文辉老师主持。四川大学古籍所尹波教授、王小红老师、张尚英老师、霞绍晖老师、白井顺老师等出席了讲座,另有古籍所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及其他校内外学人聆听讲座。

马宇医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在座听众讲解了冬季病的防治。他首先从《黄帝内经》中关于“冬季病”防治的相关内容谈起,认为冬季应该晚起,要保持精神,即“冬季以闭藏为宜”,就是指要把阳气藏在体内,冬季不像春季,要学会藏气。在说到具体的做法时,第一应该是预防,要闭藏好自己的阳气,不要裸露皮肤于外;第二是驱寒,如果寒气侵体,就要采取保暖措施,主要方式为浴足,但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适度,否则会加剧病痛。马医师特别提到,在浴足的时候,最好没过膝盖,至少要没过脚上的主要穴位。他也为大家提供了一副浴足药方,主要成分是透骨草、红花、花椒和盐巴。只有做到了以上几点,才能在冬天保暖,否则的话来年春天容易发凉和过敏,造成春季病。

接下来,马宇医师为大家展示了“足少阴心经图”,这幅图将人体上的脚部穴位清晰地标示了出来,他选了四个穴位讲解—“涌泉”、“然谷”、“太溪”和“照海”。以然谷穴为例,马宇医师指出,该穴位属足少阴肾经,在足内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方凹陷处,主足部肿痛、男士遗精、女士月经不调等,在冬季应该注意上述穴位的保暖。

随后,马宇医师从具体的冬季病案例着手,为在座听众分析冬季易发病症。以感冒为例,感冒受到两个方面原因影响—温度、湿度。冬季容易外感风寒,他为大家推荐了可有效治疗感冒的两类药:荆防颗粒和抗病毒颗粒。这对于轻度感冒是有很好疗效的。针对重感冒,主要症状是发烧、咳嗽,此时可用贯众、板蓝根和鱼腥草等三种药治疗。在谈到冬季失眠这一问题时,他认为可用核桃分心木与枣仁混合打粉,和水吞服有较好疗效。马医师特别提到“食疗”法防治冬季病,比如萝卜、梨和马蹄,对于治疗感冒发烧具有相当好的效果。

在讲座的最后,马宇医师团队为在座听众提供了“三九贴”试用,这对于冬季病的防治是有好处的。晚上21:00,讲座在愉快而又融洽的氛围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