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西汉著名学者。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都区)人。扬雄少年好学,博览群书,长于辞赋。年四十余,始游京师长安,以文见召,奏《甘泉》、《河东》等赋。成帝时任给事黄门郎。王莽时任大夫,校书天禄阁。扬雄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扬雄早年以写赋知名,晚年致力于沉思,曾模仿《周易》而着《太玄》一书(又称《扬子太玄经》、《玄经》),将源于老子之道的玄作为最高范畴,并在构筑宇宙生成图式、探索事物发展规律时,以玄为中心思想,构造了一个庞杂的哲学体系,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研究扬雄及其《太玄》,对于我们研究汉代哲学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刘韶军,男,1954年3月出生,山东掖县人,中共党员,历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历史文献研究所所长。1977-1981,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本科,学士学位。1982-1984,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历史文献学硕士研究生,硕士学位,1984-1986,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生,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至今。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破格评为教授。1999年,任日本东北大学文学部客员研究员。2001-2003年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2004年至2008年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文献学研究所所长。2002年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学术成果:《太玄集注》(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版;《太玄校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太玄研究》(与谢贵安大戴礼研究合为一书出版),武汉出版社1991年版;《日本现代老子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版;《儒家学习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楚地精魂——楚国哲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唐宋明清四皇帝老子御批评点》,湖南出版社1997年版。
回味经典,领略儒学名家风采,尽在《儒藏》论坛系列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