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作为理学发展史上南宋的殿军和后世的开山,贡献甚伟。他将朱熹的著作带回四川,并几度兴办书院,让理学西出,使“蜀人尽知义理之学”,对光大蜀学起到重大作用。他不固守朱子学说,“兼有永嘉经制之粹,而去其驳”, 融合众说,写下大量著作,主张“求之六经反之吾心”。在蜀地多年讲学为政之后,伴随着影响的扩大与地位的升高,加之弟子的增多,以魏了翁为首的蜀学开始走向各地,受到普遍的注重。特别是魏了翁疾呼为周程张载立谥的实现,确立了道学此后几百年间独尊的正统地位,儒学从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弘扬。这一行为,也确立了魏了翁在道统上承前启后的领袖地位。此后,南宋后期的战乱与宋元交替等社会变动,又使魏了翁的弟子等大批蜀地学者星散四方,客观的外力所带来的人的流徙让蜀学辐射各地,扩大了儒学的传播,最终藉元代的统一之势,达成道学的南北统一。让我们走进《儒藏》论坛,一起聆听王瑞来教授为我们精彩解读魏了翁的学述生平,敬请期待!
王瑞来,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毕业后长期担任中华书局中国古代史编辑工作。1990年应日本学习院大学聘任,担任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至今;并以专着《宋代の皇帝权力と士大夫政治》获得史学博士学位,专攻以宋代政治史为主的中国古代史与古典文献学。研究之外,兼执教于早稻田大学等学校。出版著作有《鹤林玉露》、《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宋代の皇帝权力と士大夫政治》、《中国史略》、《朝野类要》、《宰相故事: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宋季三朝政要笺证》、《隆平集校证》、《宋史宰辅表考证》等学术研究与古籍整理著作22部。并刊布有历史、哲学、文学、古籍整理等领域的论文近200篇。
回味经典,领略儒学名家风采,尽在《儒藏》论坛系列讲座
承办单位: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巴蜀全书》编纂组
儒家文明协同创新四川大学中心
协办单位: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