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勘学的魅力(之二)
主讲人:王瑞来 教授
主持人:王小红教授
讲座时间:2021年10月25日(周一)19:00-21:00(北京时间)
讲座地点: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会议室
(注:本场讲座将以线上形式进行直播,届时请听众进入腾讯会议,并输入会议ID和密码,进入会议室。会议ID:594 881 760,会议密码:1025)
主讲人简介
王瑞来,历史学博士。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现为日本学习院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并执教于早稻田大学,国内担任四川大学讲座教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等,研究方向为以宋代为主的历史学与文献学。自1979年发表第一篇论文始,40年来单独出版有32种中、日文版研究和古籍整理著作,刊发论文200余篇。主要古籍整理著作有《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宋季三朝政要笺证》《隆平集校证》《钱塘遗事校笺考原》《玉牒初草集证》等,校勘学研究著作有《仇雠相对:版本校勘学述论》《古籍校勘方法论》。
讲座摘要
何为校勘?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校勘学是否已经过时?古籍文本的错误是如何产生的?来自文史古籍校勘实践的案例,会形象地回答这些问题。这些案例的发现与处理过程,以及使用的方法与校勘学意识,对于研究文史,也会给予一些启发。栖灯勘义,滴露研朱,校勘古籍似乎烦难而乏味,其实深入其中,充满学海泛舟之乐。
主办单位: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承办单位: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
《巴蜀全书》编纂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