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 杨慎研究中心
复性书院举行五名博士后开题报告会
来源:古籍所 编辑:古籍所发布时间:2016年02月05日

2016年1月18日,四川大学国际儒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的五名博士后开题报告会在复性书院顺利举行。本次进行开题报告陈述的博士后是杜春雷、秦际明、申圣超、陈旭辉、张晓英,报告会由四川大学国际儒学院院长、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舒大刚教授主持,郭齐、杨世文和彭华等三名教授评审。此外,历史文化学院的黄茂老师,儒学院、古籍所的张尚英、李冬梅、霞绍晖、田君、郑伟、戴莹莹等老师以及全部学生列席。

五名博士后的出站报告皆是学案编撰,属于“蜀学丛刊”研究系列。杜春雷博士后准备撰写《新繁费氏学案》,研究明末清初新繁费氏家族的经学成就;陈旭辉博士后准备撰写《魏了翁学案》,搜集、整理南宋著名理学家魏了翁的文献,研究、论证其学术思想;秦际明博士后准备撰写《杨慎学案》,重点考察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的理学、博雅考据和朱子之学;申圣超博士后准备撰写《张浚学案》,研究南宋名将、绵竹人张浚的学术思想和家族影响;张晓英博士后准备撰写《来知德学案》,剖析明代理学家、一代真儒来知德的学术影响。五名博士后分别从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技术路线、可行性等方面汇报了各自的研究计划,阐述了各自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思路、预期进展、预期研究成果及形式。

四名导师分别对每一位博士后的研究内容与方法、进度安排、预期成果目标等进行了提问与质询,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与建议。导师一致认为,五名博士后的研究项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研究内容丰富,技术路线可行,但还应在“学案体”的体例安排、编撰方式、史料汇编等内容进行深入地思考与研究,重点关注“学案体”的写作方法,严格区分学案编撰与专着撰写,制定详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导师建议,传统学案以黄宗羲的《明儒学案》为典范,现代学案以钱穆的《朱子新学案》为代表,学案之中又有专人学案和学派学案之分,专人学案应注重评传和史料汇编两个部分,各位博士后在研究过程中应当深入阅读、学习和研究。

最后,舒大刚教授对开题报告会进行了总结。导师评审小组讨论,一致同意五名博士后开题。整场开题报告会公正公平、有条不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与会的老师和同学都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