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 杨慎研究中心
四川尊经书院的刻书活动
来源:古籍所 编辑:古籍所发布时间:2005年08月27日

张之洞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至光绪二年(1876年)任四川学政。为发展四川的文化教育,于光绪元年(1875年)在成都创办了四川尊经书院。

该院学生大多是从各府县挑选的高才生,所学课程为经、史、小学、辞章,尤重通经。书院购书万卷,延请名师,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光绪五年(1879年)四川总督丁宝桢聘请湖南著名学者、教育家王闿运(壬秋)担任书院山长(院长),主讲“公羊”。书院曾把学生在经、史、辞章方面的优秀文章刻为《蜀秀集》,后又将《尊经书院一、二、三集》刊刻印行。书院还专门开设了尊经书局,择要刻书百多种,广为流传。甲午战争以后,尊经书院由尊崇经学转向传授“新学”,增设了天文、舆地、中外交涉、商务、测算等维新科目;还创办了《蜀学报》。

尊经书院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经四川总督锡良改为四川省城高等学堂,后又与绵江书院合为今天的四川大学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