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 杨慎研究中心
《儒藏》系列学术讲座第68讲(第八讲)

时间:

地点:

先秦诸子十讲——兵家学派与《孙子兵法》

2010年12月22日上午九点,在四川大学研究生院3-409教室,吉林大学吕文郁教授继续给川大同学带来关于先秦诸子的精彩的讲座。本次的主题是“兵家学派与《孙子兵法》”。

首先,吕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兵家学派产生的背景及代表人物。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之间不断暴发战争,从事军事的有识之士自发的总结军事方面的经验教训,研究制胜的规律。这类学者,古代被称为兵家。兵家是春秋战国“百家”中的一个重要学派,他们以研究作战、用兵为其主要宗旨。因为为兵家著作特别重要,涉及生死安危、国家存亡,所以汉代的刘歆在他的目录学著作《七略》中专设《兵书略》,而没有把把兵家著作放入《诸子略》中。但这并不能改变兵家为诸子百家中一家的事实。《汉书.艺文志.兵书略》著录汉以前兵家著作共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兵家学派的人物很多,其中春秋末的代表人物有孙武、司马穣苴;战国时期则有孙膑、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等。吕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其中代表人物的生平。

接下来,吕教授讲述了兵家的著作。今存先秦兵家著作对后世影响大的有:《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等。后来《孙膑兵法》失传,其余四种著作都收入宋人编的《武经七书》中。各家学说虽有异同,但其中都包含丰富的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因素。兵家的实践活动与理论,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都很大,是我国古代宝贵的军事思想遗产。

在第三部分,吕教授主要讲述了《孙子兵法》的的价值与影响。《孙子兵法》蕴涵了普遍的、朴素的、辨证的真理,其文笔简约,可以引申出无限的联想和解释,内涵深厚,高屋建瓴,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而且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为广泛的著作之一。它所阐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领域中。吕教授认为如果认真领会《孙子兵法》的神髓并不断实践,一定会对我们素质的提高助益良多。

最后,按照惯例吕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孙子兵法》研究的相关参考书,相信这会对同学们的相关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讲座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顺利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