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儒学研究中心 杨慎研究中心
《儒藏》论坛系列学术讲座第142讲

时间:

地点:

2015年12月4日15时30分,《儒藏》论坛系列学术讲座第142讲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文科楼复性书院举行。本次讲座主讲人为姚中秋教授和任锋教授,讲座题目为“经学与思想之创发”和“经学与现代思想的新生”。

rps20151208_193208.jpg

姚中秋,又名秋风,著名学者。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1966年出生,陕西蒲城人,现居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弘道书院山长。着有《华夏治理秩序史》卷一、卷二(海南出版社2012年),《重新发现儒家》(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国史纲目》(海南出版社2013年),《儒家宪政主义传统》(“儒生文丛”第二辑之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嵌入文明:中国自由主义之省思》(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年),《为儒家鼓与呼》(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等,译有《哈耶克传》等,主持编译《奥地利学派译丛》等。

rps20151208_193133.jpg

任锋,人文学博士,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曾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兼职,代表著作为《道统与治体:宪制会话的文明启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11月)。

讲座由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舒大刚教授主持,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郭齐教授、向以鲜教授、王智勇教授、彭华教授、黄锦君副教授、白井顺副教授、张尚英副教授、田君老师等出席了会议,另有古籍整理研究所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及其他校内外学人与会。

首先,舒大刚教授介绍了讲座的基本信息,欢迎了两位老师的到来。随后姚老师首先开讲,题目为“经学与思想之创发”。介绍了马一浮先生和金景芳先生,认为可以并且应当用经义来思考当今的世界,介绍了北航经学读书会的内容。并且分析了近代经学瓦解的原因,分析了今日经学的任务和意义。最后以《尧典》为例,讲到了经典对当今的借鉴作用,譬如为政以德、合群之道、敬天之道、孝道。之后詹海云老师对姚老师的讲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之后任锋老师开始讲座,讲座的题目是“经学与现代思想的新生”。任老师关注儒家政治学,试图依据中国经史研究发展现实理论。任老师讲了三个方面:诸子时代的经学,从门户到阶级,道损与学进。他认为要将各个学科融合起来,摒除门户之见,这是经学的本意,需要用现代的经学新生来终结诸子时代的混乱。之后舒老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

随后进入到提问环节。郭齐老师基本上同意两位老师的观点。向以鲜老师认为中国文明向来缺乏自由与个性的因素,而无法支持宪政。而姚老师则认为中国古代并不缺乏自由与个性,中国古代自由问题并不是问题,中国古代真正关心的是道德问题。任老师则认为,君主制下也有宪政形态,中国古代也有宪政形态。李佳喜同学和另外一位同学也对老师们的观点做了回应,并且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最后舒老师进行了总结,认为中国现代应当“会通中西马,回归孔孟荀”。

整场讲座气氛活跃、内容精彩、互动频繁,提出了许多颇有启发意义的见解和问题,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供稿人:马明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