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燕国的历史文化与史学书写——以《燕国八百年》为例
姬姓燕国(北燕)是周王朝的重要封国之一,前后存世800余年(公元前11世纪中叶-公元前222年)。“社稷血食者八九百岁”的燕国(《史记·燕召公世家》“太史公曰”),其历史文化的内涵是颇为丰富的。但是,由于燕国现存史料的残缺不全,给燕国史研究带来了诸多困难。可喜可贺的是,随着琉璃河、燕下都等遗址的发掘,给“燕国史研究”带来了不少光明,从而使得“燕国史书写”的条件日渐成熟。《燕国八百年》恪守王国维首倡和践履的“二重证据法”,结合传世文献、出土文献与考古资料,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全方位地揭示了“燕国历史文化”的种种内涵,最大限度地复原了两三千年前燕国历史文化的风貌与全貌。
主讲人:彭华教授
彭华,字印川,四川丹棱人。华东师范大学学士、硕士、博士,四川大学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先秦秦汉史、近现代学术史以及中国儒学、巴蜀文化研究,重点研究的对象有燕国历史文化、先秦阴阳五行、民国巴蜀学术以及王国维、陈寅恪、贺麟等。在《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孔孟学报》(台北)等发表论文140余篇;在中华书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著作12部,参编著作5部,主编著作3部。著有《燕国八百年》、《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中国文化探秘·先秦篇》、《印川集:蜀学散论》(即出)等,编有《王国维儒学论集》。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著作被《文摘报》、《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书摘》、《中华文化论坛》等报刊转载、报道和评论。
时间
| 地点
| 主讲人
| 评议人
| 主持人
| 题目
|
2019年10月17日15:00—17:00
| 望江校区文科楼519复性书院
| 彭华教授
| 尹波教授
| 廖文辉博士
| 燕国的历史文化与史学书写——以《燕国八百年》为例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承办单位: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
《巴蜀全书》编纂组